学校动态
学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我校举办纪念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五周年会议

发布时间:2019-10-15

金秋十月,正值全国第二批单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我们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艺术家代表们走进浙江展览馆“百年追梦”主题展厅,举办“人民之心,中国之魂”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五周年会议。这既是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再学习、再领会,也是主题教育的再走深、再走实,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初心和使命,牢记艺术院校办学治校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出席会议并讲话,院长许江主持会议并做总结讲话,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胡钟华、孙旭东、刘正、姜玉峰、傅巧玲出席会议,担纲“百年追梦”浙江美术书法创作精品工程的艺术家及中层干部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

 

在“百年追梦”浙江美术书法创作精品展展厅内,领导与艺术家们在参展的一幅幅美术书法作品前仔细观摩,随后开始的座谈会在热烈气氛中进行。

党委书记钱晓芳:

用文艺凝聚起新时代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五年来,中国美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在学校事业发展各方面,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在教学、育人、科研创作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奖项和成绩,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我们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勇担人类灵魂双重工程师使命责任,坚持以美的场域传递育人理念、以美的课堂传承美育精神、以美的文化塑造美好心灵。五年来,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我们高扬中国精神,坚持人民之心出精品。学校始终坚持以“国家队”立身,紧紧围绕“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祖国、讴歌英雄”的鲜明主题,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创作任务和项目,入选作品数量和质量双居前列。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需要,聚力服务城乡新经济、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泛开展和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引领师生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第一线。五年来,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我们着眼国家形象,立足文化自信育新人圆满完成各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设计,创办“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有力助推文化事业和文创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活跃在国际艺坛的名家大师和先锋人才。五年来,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我们锤炼“国美模式”,砥砺东方精神铸高峰。学校致力于“建设以东方学为特征的世界一流美术学学科,创立以艺术创造为内核、社会美育为担当的新人文教育体系”,铸炼形成了六大“国美模式”。

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就是要深刻认识文艺和艺术人才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职责使命,自觉把个人的艺术生命汇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要在人民的创造中实现艺术的创造,用文艺凝聚起新时代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在历史移山倒海的宏伟运动中抵达艺术的高峰。我们期待着艺术教育者、文艺工作者们不停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攀登高峰,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精品力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院长许江:

人民是一切艺术表现真正的言说者

作为五年前习总书记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亲历者,我觉得座谈会重要讲话的一个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五年来,正是这种人民的思想,引领着中国的艺术创作。人民这个主体,不仅是被技术表现和服务的对象,更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人民不是那个被服务的文艺之外者,而是一族一地文化精神的源头,是一切艺术创作生生不息的主语,是一切艺术表现真正的言说者。我们要深入到生活当中去,把我们的身体浸润进去,把我们的日常交付进去,在那里与万物交汇,在那里与人民交融,呼吸人民的呼吸,呐喊人民的呐喊,表达人民的心声。

关于“百年追梦”浙江美术书法创作精品展,我觉得有三点特别值得我们总结:第一,我们通过主题创作生动地反映时代和人民。我们的艺术家是充满着激情,心怀对人民和祖国的爱,不计报酬完成任务的,我们通过绘画作品,通过生动的再现,让人们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身边的英雄,这是一个值得传承下去的经验。第二,语言研究。比如我们的国画,与全国美展最关注的是形象不同,我们的重大题材创作几乎都是意笔,这中间是有提升与超越的。比如我们的油画,现在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油画之所以能成为主力军,是因为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对西学研究了几十年,这才结出了今天的硕果。我们的油画创作在人物表现、历史还原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而且年轻一代也开始挑大梁。版画和水彩画方面也都有突破性的进展,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总结与研究。第三,队伍培养。我们年轻一代艺术家从最早的全山石培训班,到现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一路走来已经形成了一支队伍,年轻一代茁壮成长起来,涌现出一批模范艺术家。这其中,老一辈的传帮带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还有三方面工作要做。首先是持续学习讲话精神,深入领会人民思想,这一点需要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第二是扎根大地,厚积薄发。以历届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例,他们无不是充分吸取了人民的精神和人民的思想才有所积累,有所成就。他们的视野和关怀,站位非常高远。如果我们的艺术家能够在这样的高位上进行艺术创作,一定会进入世界顶尖的水平。第三,全力投入,打造精品。刚才座谈会上大家也说,跟历史上的伟大作品相比,我们还有距离。好在我们还有时间,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更加努力投入地进行创作活动,利用时代赋予我们的优厚条件,用自己全身心的精力,塑造精品,回应时代。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吴宪生:

为时代而创作 在创作中学习

我要讲的第一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是极其幸运的。国家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很多的创作机会,从为劳模造像到最美中国人、中华史诗、浙江百年追梦等等一系列的重大活动,给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机缘,使我们能够在这样重大的国家的创作工程当中发挥自己的才能。第二,作为一个艺术家,创作的过程是提高学习的过程。一方面通过创作来不断的提高我们的艺术技巧,另一方面也是在锻炼我们对于当今这个时代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比如说我在创作《浙商群像》的时候,我把他们的事迹都去琢磨了一遍,觉得他们确实了不起,从一个普通的人成为时代的领跑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他们的付出和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所以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我也是受教育者。而从艺术创作上来说,这么大幅的画,尤其是众多人物的组合,如何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环境的渲染,也是一个技巧锻炼的过程。以前中国画里面,很少碰到这样的大场面,这样的题材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怎么去表现,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表现,怎么样有创造性去表现?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尉晓榕:

以主题创作提升教学、培养队伍、传承精神

浙江美术界连续三期组织“百年追梦”创作工程,确实对我们学校的教学和创作,还有艺术创作队伍的培养非常重要,效果也都是显现的。今天在现场看到各种画作都非常生动,有很多题材虽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但是都画得非常到位,这是经过大量调研锻炼出来的。师生们在查资料的同时,还要实地写生,深入去了解我们各个行业,去研究我们时代的背景。我希望我们能够通过这种大型艺术创作,把写生的精神和描绘时代的精神传下去,传给学生,传给青年教师。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孙景刚:

每一笔、每一幅画都要用心

今天的展厅里,百年追梦主题创作的展览我有三张画在展出,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我大概画了十几张主题创作绘画作品了。作为一个画家,我们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国家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在正直壮年的时候,赶上了这些机会进行大型主题画的创作。我认为艺术家永远都不要以一种糊弄的方式,以一种潦草的方式站在别人面前,面对每一张创作,都要充分的做好准备,用心来绘画。我觉得我应该正视自己,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要再努力一点,让自己的画配得上挂在这样的殿堂里,让学生看了不会说你画得太差,这是我作为一个画家的真心话。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陆琦:

以精品意识检验艺术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已经过去五年,我自身也已经学习过好几轮。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用了12个字:“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来谈精品意识,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尤其对画这种大型创作。我以前都是画一些小作品,进行主题创作后,我先后画了《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最多跑一次》和《枫桥经验》,从小构图到实际大创作,每次都要认真的去查背景资料,做调研,反复推倒重来,过程非常的曲折和辛苦,但最后的结果,其实也是对自身艺术技法和思想觉悟的检验。在以后的创作中,我要以“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得更好一些。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孔国桥:

抛弃小我,拥抱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已经过去了五年。五年来,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人的心理状态,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几年来,从浙江省第一次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到后来三次“百年追梦”的创作,我都有参与。“百年追梦”第一次我们做的是浙江教育,第二次做义乌经验,第三次是浙江三地。我们也看到版画的大题材,特别是大尺幅的创作取得的成绩。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对于主题明确、立场鲜明的国家重大题材创作的作品,我们要尽可能地抛弃艺术家自我表达的小我,以时代对于艺术的要求为标准,以团队的力量,呈现人民对艺术作品的期待。

浙江美术馆馆长、教授 应金飞:

主题性绘画的延续性表达

关于历史画创作,我把它理解成是主题性绘画创作。我谈谈我的创作过程。在去年创作《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时候,我思考了一段时间,关键词是一群人开会,和互联网。首先,接到这个创作的时候,刚好开完第四届互联网大会,去年是第五届,今年是第六届,在这样一个主题里面,我不能用句号式的方式来表达这样一个主题,而应该是延续性的。第二,印刷术的发明对应的是古代的信息时代,水印版画作为传统的一种绘画,正好是古今混合的一种方式,跟现在的互联网产生一种浮影。第三,我选择了四个标志性人物,第一个是中国的互联网之父,是技术范畴的,第二个是代表世界互联网之父的人物,第三个、第四个分别代表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出贡献的人。我准备把人物意化成各种材料的方式。这些信息、数据以及关于互联网的内容,都隐藏在类似于我们看到的相关类型的电影痕迹中,或者视频痕迹,隐藏在它的背景里面,信息藏在里面。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何红舟:

人民不仅是“剧中人”,更是“剧作者”

我尽管没有参与“百年追梦”的创作,但我非常高兴看到同事和年轻一代的老师们能够参与这个创作,对于每个人来讲,很多艺术创作能够把自己托付给这个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融入到新的生活中,真正深入到生活当中去体验人民之心,去完成这些创作。人民不仅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被表现的对象,不仅是剧中人,也是一个剧作者。

一方面是表现劳模,对劳模的理解,对他们精神境界的认同,这些东西其实决定了你的画能赋予他什么样的形象。另一方面,人民面对广大观众,面对这些作品的时候,他们的感觉会是什么样,我们传递什么样的感受给他们。其实这几个因素,都反映出我们讲的人民之心,需要艺术工作者们在具体的表现当中去落实。人民之心,里面有很核心的一点就是个人体验与国家记忆之间的关系。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黄骏:

要针对题材采用适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我参与了“百年追梦”两件作品的创作,第一件是《杭州受降》,是一个历史场景的画面。另一件是《温州模式》,这两件作品从整个画面的呈现来说,一个是历史现实主义的场景,对于这也做了相关的调研和现场的拍摄,包括仿效现场拍摄的素材收集。《温州模式》和《杭州受降》不一样,是相对抽象的,一个精神凝练型的作品呈现。这对我个人也是个考验,如何让画面呈现出90年代初期的温州精神同时又代表浙江的精气神。我当时结合了整个温州的特定的地域,以及温州老一辈、当下一辈以及年轻一辈几代人的风貌,呈现了这张画面。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常青:

发挥绘画叙事优势 创作优秀主题作品

“百年追梦”2014年启动,到现在是五年的时间,今年也恰好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五周年,我也参与画历史画、主题性创作已有五年的时间。在创作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稿子对主题性绘画的重要性。我也在思考要画出优秀的主题性绘画作品,首先要安静下来。尤其是当今电影已经迅速发展,动画对电影形成新的视觉冲击,绘画作为原始传统的叙事方式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在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里怎么样把它做得最好。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陈宁:

真情实感、体验生活 才能画出水平

近年来,我个人已经完成了四张历史画,还有一幅正在创作中。我自己的体会首先是,带有真情实感的题材才能画出水平。我最满意的一张是《浙江解放》,第二张是《辛亥革命上海海军起义》。因为这两个题材都和部队有关系,而我正是出自军人家庭——我父母都是老革命、离休干部,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参军。而我父亲复员时是海军军官,因此我在画《辛亥革命上海海军起义》时,也带着浓烈的情感。

其次就是需要体验生活。我从小就爱穿父亲的军装,爱用父亲军部队里的一些物品,所以我在《浙江解放》这幅画中有一个小道具,那是我父亲解放初期时带回的瓷缸,我小时候就在用。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个杯子后面有“保卫祖国,保卫和平”几个字。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 佟飚:

主题性创作带来了更高的艺术要求

主题性创作强调的是叙事,无论是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对今天正在发生的事件,都是强调叙事性。我们的团队在创作《浩气长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九位浙江省委书记》时就面临了一定的困难。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发

现九位省委书记在中最年轻的王家谟十九岁入党,后任省委书记,却在21岁生日前一天的清晨就牺牲了。卓兰芳是在办理了交接手续第二天下午即被叛徒告密并逮捕。刘英在被逮捕之后被就地正法。我突然觉得我们的艺术表现性还不足以叙述、再现这样艰难困苦、感人至深的情境,还存在一些力不能及的地方。所以我也希望今后能够更深度地思考,带来更优秀的创作。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井士剑:

坚守人民教师初心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教师和艺术家,面对国家之大,虽然自己非常渺小的,但也时刻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这不仅仅对我们的领导和中层干部有教育意义,作为我们一种普通教师,也有格局上的提升和对时代的把握。

五年来,我们时刻学习《讲话》,年年创作新作品,因此这五年也是中国美术学院创作的高峰,形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老中青三代的创作梯队,形成了一股不可忽略、非常耀眼的力量。对我自身而言,就是要不断学习、加强学习,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坚守作为一名以人民为中心、以学生为上的人民教师的初心。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王羽天:

坚持艺术创作 提升绘画水平

五年来,浙江文艺界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上投入很多,硕果累累。不仅有高质量的创作,更打造了高水平的梯队。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份挑战、一次跨界,过去我都是画一些小画、静物画,但我还是尽力把它完成。希望自己通过几次创作得到更多锻炼,提升创作水平。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 郭健濂:

感恩时代 感恩国美模式

五年前,我对于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完全可以说是个门外汉。五年内来,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我很荣幸参与了除“时代领跑者”之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活动。五年来,我牢记讲话精神,紧随时代精神创作,用自己的艺术生命体验创作,画好每一张画。五年间的每一次创作,都从先辈当中学到了严谨的创作态度。这得益于中国美术学院所特有的以老带青的传帮带模式,是对我们青年一代成长非常有益的国美模式。感谢时代给予我们年轻一代创作的使命和责任,感谢国美模式让青年一代得以成长。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余晨星:

写生就是书写人民、书写艺术面貌

通过一系列主题创作和展览策划,我个人梳理出了雕塑创作与教学的一个线索——写生。首先是中国近代雕塑教育把写生这一提倡科学精神的概念引入国内,使我们美育工作者通过艺术的训练,代替宗教、代替唯心的理念。其次是写生也提供了一种思考,就是艺术家如何书写自己的生命,如何书写自己的艺术面貌。艺术作品除了画面本身展示的叙事性和主题以外,更多展现的是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和个人风貌,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才能深深的打动观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写生理解为一个书写时代、书写人民的生活、书写人民的历程的概念。写生已经从艺术训练的手段,提升为艺术价值观——它的艺术品相,就是书写人民,同时也是书写艺术家自身的生命。

座谈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在浙江展览馆外合影。

据悉,“百年追梦”美术、书法创作精品工程是我省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文艺精品工程,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联组织实施,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具体承办。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释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座谈会后不久,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就对“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进行了部署,发动全省美术家以美术形式回顾历史、关照当代,为浙江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描绘时代画卷、塑造英雄群像。

至2018年,工程的第一期(1840年至1949年)和第二期( 1978年到2019年)的50件作品先后完成,分别在浙江展览馆展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工程第二期结题以后,省委宣传部做出部署,要将这一重大主题创作工作继续深入下去,推动我省文艺创作进一步从高原向高峰发展,2018年10月,“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第三期创作拉开序幕。工程历时近一年,重点反映自1949年至1978年,浙江在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方面反映出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至2019年9月,16件精品力作圆满结题。

2019年9月27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联主办的“献礼祖国——浙江美术书法创作精品展览”在浙江展览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百年追梦”浙江美术书法创作精品工程第一、二、三期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书法作品共41件,这些作品凝聚了浙江美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在艺术高原向高峰迈进的昂扬精神,是全省文艺界向新中国70华诞的隆重献礼。

此次展出的41件作品是:“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第三期中的《浙江三地》《八八战略》《枫桥经验》等16件;“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第一期的《伟大启航》《中共浙江省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浙江解放》等7件;“百年追梦”浙江美术书法创作精品工程第二期的《浙商群体》《义乌经验》《最多跑一次》等18件。


Copyright © 2019 中国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