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由安之堃主持,在简单的介绍到场嘉宾以及开场之后,分享会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下展开,期间掌声不断。
首先由执导影片的萧风导演进行分享,他对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中国美术学院和雕塑系的师生所给予的配合与协助表示由衷的感谢。在拍摄期间,雕塑系专门组织了十余名同学对萧传玖生前的作品进行复原,作品都由老师进行过认真的修改,还组织了学生参与演出,学生的本色出演不仅丰富了电影的效果,而且更能凸显出艺术家的气质。他表示电影收到了影视界的一致好评,希望以此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影片编剧程晓玲老师讲到了整个电影的创作起源,分享了从领到电影频道信仰三部曲的任务以来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为了写好这部电影的剧本,通过各种渠道去查询与了解萧传玖先生的生平历史,力求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历史形象,经过八个月的紧张拍摄,影片在电影频道的首播就获得了九百万的收视量。她也再一次感谢雕塑系的师生,感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深厚的历史与血脉。在拍摄过程中也深深感到了雕塑师生关系的密切与平和,也希望在座的同学们都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优秀的艺术家。

萧加先生是萧风导演的哥哥,著名摄影师,作为萧传玖先生长子,他讲述了萧先生生前的一些故事,让在场师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萧传玖先生的为人。其中讲到萧先生在极度困难的时候,仍然把自己的毛衣当掉,用来治疗一个农民孩子的癫痫病,因为孩子的父亲曾在萧先生下放农村时为他提供了自家的住处,听到这样的故事,在场师生无不动容。他通过缓缓的回忆,娓娓道来,言语之中无不带有对生父的深深思念。

接下来安之堃分享了他在参与电影拍摄时候的感受,当时他还是学生,参与了萧传玖生前作品的复原工作以及作为演员参与到电影拍摄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他认为这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也通过电影的拍摄更深刻的了解了雕塑系的历史,加深了对雕塑系的感情,坚定了成为艺术家的信念,希望继承萧传玖的精神将他们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龙翔老师通过电影回忆起了他在当学生时候的情形,当时萧先生的影响在雕塑系是很大的,从日本的留学经历养成了很好的做雕塑的习惯,老先生一代要求同学们做雕塑的时候要保持雕塑台周围的卫生,“如果雕塑台周围地上有泥巴,先生甚至会拒绝进教室”,当时的教室环境是比外面地面还要干净的。龙翔老师也希望现在的学生能够保持老先生的传统,发扬刻苦钻研精神,为中国的雕塑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